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无人机学习培训地域歧视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无人机学习培训地域歧视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男子研发飞碟试飞成功,专家提醒或已违法,对此你怎么看?
***大体是这样的,网上昨天爆出新闻,说武汉的一个农民航空迷十几年间花费100万研制民用航空器,特别是飞碟,最终成功研制出几十公斤重的碟形飞行器,但是因为没有审批,所以被认定为非法。
很多网友听了都有点气愤,“中国的科研经费都被一些没用的项目占用,为啥欺骗科研经费的没人管,潜心科研的却被打击呢?!制度不改,美梦也会变成噩梦。”
民用航空器不是路上跑的,水里游的,飞上天意味着它会对地面构成威胁。
实际上,***的主人公舒满胜在2010年4月和5月,就曾经试飞过自己做的飞机,第一次因为爆胎失败,第二次他也因此受了严重的伤,所以你看,航空器的试飞是非常危险的,相当于把一个汽油弹扔到了天上,所以,为了周围的公众安全,他必须要报备,划出安全距离才行。
其次,要说说舒满胜这个人,他是个“超级农民发明家”没错,但更是一个善于炒作的“网红”。
2012年2月13日,武汉工程大学公寓食堂门前,舒满胜将自己打扮成了“***犯”,目的是为了引起社会关注,讨回自己被人骗走的钱。还有,其实舒满胜做的“飞碟”,其实并不是什么新鲜玩意,无非是一个放大版的无人机而已。
爱答冷知识的重口味萌妹子,欢迎关注!
这个问题咱们得先搞清楚,什么是飞碟?
公众理解的飞碟和专门研究飞行器的科学家们所说的飞碟,显然不是同一种东西,公众理解的飞碟,是会飞的碟状物,科学家们所说的飞碟,是飞行性能远超现有人类科学技术极限的飞行器,人类现在已经能把一百吨以上的大飞机送上天空,能利用运载火箭把科学仪器送到月球和火星上去,我们不能管一个会飞的盘子就叫高科技,要不然高科技也太不值钱了。
公众认知和专业认知是有门槛的,这个现象客观存在,对于任何专业学科而言,不经过专业的学习,也是不可能理解其内涵的,我就拿我的专业举个例子,有多少公众能够区分清楚受案和立案呢,然而在警察内部,这是个非常严格,绝对不能搞错的问题,但是我想非常有必要纠正的一个误区是,倡导尊重专业知识绝对不是歧视无知群众,这就像数学家说1+1=2,有个不识数的人跳出来说等于3,数学家批评他算错了,只是专业知识的拨乱反正,去伪存真,大家一定要小心被人煽动,说我不对就是歧视我,这其实是一种非常典型的人格障碍的特征,即缺少自我纠错,改正错误的能力,是偏执和危险的。
其实在这一***里面,我认为真正应该批评的是发新闻的媒体,这种民间爱好者的研究,本身往往就是***性而非科学性的,因为他们解决的问题,在专业里面往往根本就不是问题,只是利用了公众对行业的不了解,制造轰动效应,本质上这其实是对受众的欺骗——受众不知道什么是轮子,我们就造个玩意儿告诉他们这就是轮子——然而轮子就是轮子,而更坏的是,这会造成公众和行业专家的对立,把科学上的讨论变成阶级斗争,郭英森之所以有那么多支持者,正是因为他们认为科学不是对客观规律的总结,而是一种话语权斗争,这就彻底偏离了科学探索的轨道,成了毫无意义的互相攻击,作为媒体有责任去普及科学知识,破除错误认识,而不是拿公众与专家之间的信息差去搞大新闻。
舒满胜,就是一个普通的机械爱好者,这种热情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他造出来的东西不是飞碟,也没有任何新意,甚至于都不能称得上是个合格的飞行器。
只要看一下他所谓的“飞碟”【如下图所示】,实际上就是在多轴飞行器上加了个圆形的罩子,原理上没有任何新意,科学技术界早就有非常成熟的产品,根本不用他来发明——他只是重新模仿了一遍,甚至于模仿的还很拙劣。
所以说什么“研发飞碟试飞成功”,根本就是标题党,换成“武汉某男子操控三无无人机黑飞”可能更加贴切一些。而且看一下下面的这个所谓飞碟试飞的截图,说白了,就是多加了几个灯而已,如果这也能叫飞碟,真的是让外星人笑掉大牙了。
而这种黑飞的无人机不报备,掉下来砸到人怎么办?撞上高层建筑物怎么办?撞到低空飞行的飞行器怎么办?所以说“违法”,一点儿问题都没有。
还有人痛心疾首,说什么国家对高科技不支持,这就更加让人发笑了。说实话,这种所谓的“无人机”在外行人眼里面是高科技,在内行人眼里面根本就是玩具,随便找个相关专业的学生,给他几千块钱做的比这个好。
比如说我们学校飞行器设计专业所有的本科学生都要上一门叫做小飞机设计的课,就是用半年的时间自己设计一个飞行器,而且每一年北航的本科生都可以参加被叫做“冯如杯”的科技竞赛,里面关于飞行器的各种新方案层出不穷【如下图所示】,哪个都比这个所谓的“飞碟”先进一千倍。
简单说吧,国家如果能够给一个20岁出头的普通学生几千块钱,让他花半年时间做一个有点儿心意的飞行器,干嘛要支持这么个毫无新意的所谓的“飞碟”?
这种所谓的民间高手,真的只是在重复别人的工作,做出来的东西没有任何新意,如果只是个人爱好,当然无可厚非,但是非要说自己是“发明家”、“科学家”,觉得自己可以无视法律搞自己的这些“科研工作”,那就是给自己脸上贴金。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无人机学习培训地域歧视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无人机学习培训地域歧视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